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

【閱讀】簡媜《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看書時,很容易犯職業病。(校對員來囉!)
但是,這本書幾乎沒有被我發現錯字。(算你厲害!)
翻開版權頁一看,這本書有四個人校對,其中一位還是作者本人,難怪錯誤就少了。


印象中只看過簡媜寫的「女兒紅」,
或是在國中國文課本裡面看過她寫的散文吧!
對於這位作家的寫作風格不甚了解。

看了這本書之後,發覺這不像我以為簡媜的寫作風格,
她在敘述生活中的人事物時,還挺幽默的,
有些時候那寫作的口吻,讓我想起了金姐有時說話也會略帶的語氣。

其中一段寫道:
「小心韓國人,這個國家的人民不只會做泡菜,還一群群去留學、做生意,學英文、中文,
當台灣人開始偷懶時,讓開讓開,韓國人豪不客氣,立刻衝上舞台。」
(看那藍色字的口吻,真像金姐說話的語氣)

(金姐,千萬不要不以為然,還記得妳在吃完「媽媽廚房」那天準備要去上班前,
回頭開玩笑的對我們說:總有一天要把主管幹掉的語氣和動作嗎?)

言歸正傳,介紹一下這本書。建議家中有唸小學的孩童,當媽的可以看一看。

以下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一個小男孩的美國遊學誌》
老師希望當你看到這些東西時,想起他們象徵的訊息。
第一件牙籤。挑出別人的長處。
第二件橡皮筋。保持彈性,每件事情都能完成。
第三件OK繃。恢復別人以及自己受傷的感情。
第四件鉛筆。寫下你每天的願望。
第五件橡皮擦。everyone makes mistakes and it is OK 。每個人都會犯錯,沒關係的。
第六件口香糖。堅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而且當你嘗試時,你會得到樂趣。
第七件棉花球。提醒你這間教室充滿和善的言語與溫暖的感情。
第八件巧克力。當你沮喪時會讓你舒服些。
第九件面紙。to remind you to help dry someone’s tears,幫別人擦乾眼淚。
第十件金線。記得用友情把我們的心綁在一起。
十一,銅板。to remind you that you are valuable and special提醒你,你是有價值而且特殊的。
十二,救生員。(救生圈形糖果),當你需要談一談時,你可以來找我。
看到孩子進入一所校園氛圍親切、老師臉上掛著笑容的學校如沐春風(那個裝有十二件禮物的牛皮紙袋讓我眼眶微紅),展現了積極學習與主動閱讀。看到我們一家暫時脫離令人沮喪不斷紛擾的社會,卸除無力感之後,心情如在桃花源安頓一磚一瓦般愉悅。看到帶一個「家」一起出遊,分工合作,每一件記憶都顯得熱鬧珍貴。看到孩子在溫暖有禮的學校變得溫暖有禮,我們在文明的社會變得文明,處於微笑社會也時時在臉上掛出微笑。

於是,我知道這趟旅行最特別是,展現了全家一起出遊的「短期租住」模式──非小留學生或母袋鼠帶小鼠型的移民行動,而是大人小孩共同體驗的「遊學」之旅──遊小學、遊生活、遊山川。旅遊,也是教育與學習的一部分,浸泡於他人社會藉以檢查自己社會之有所不足,或許就是這趟旅行漸漸跨過私體驗界線進入公眾思維之後,不得不負起的任務。
從美國的基礎建設、小學教育看到這個國家重視的品格、價值,流露出對台灣這塊土地因深情而生的怨懟;從異國廚房的「豪華」設備、超市的柴米油鹽,延伸出一連串飲食生活的喜怒哀樂;再從湖濱小徑的日常漫步,寫到遼闊的哲學問題,關於生死失去、創傷陰影、工作熱情和生命期許。自稱「不可救藥的散文愛好者」,簡媜的筆調犀利幽默又優美靈動,文字細膩婉約,卻總難掩澎湃熱情。
這一趟短期居留伴讀遊學記錄,除了疑問和省思(在那一塊土地成長會不會更好?),簡媜也再次透過書寫充分體現她「將生活的漫天煙塵化為思想朝露」的散文觀。

作者簡介
簡媜
一九六一年生,宜蘭人。台大中文系畢業。曾任職聯合文學、遠流出版公司、實學社,現專事寫作。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散文創作類文藝獎章、梁實秋文學獎、吳魯芹散文獎、中國時報散文獎首獎。自詡為「不可救藥的散文愛好者」。著有《水問》、《只緣身在此山中》、《月娘照眠床》、《私房書》、《下午茶》、《夢遊書》、《胭脂盆地》、《女兒紅》、《紅嬰仔》、《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好一座浮島》、《微暈的樹林》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