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完「八里左岸自行車道」,中午在「十三行博物館」附近簡單吃完中餐,
隨後到「十三行博物館」吹冷氣、避暑去。
有一整個下午的時間可以在館內慢慢參觀,時間非常充裕。
「十三行博物館」於 2003 年 4 月 24 日開館,是北臺灣唯一以考古為主題的博物館。
先到演講廳觀看「十三行博物館」簡介影片。
接著預約專人導覽介紹,聽取資深導覽員解說十三行文化。
為什麼將它命名為「十三行遺址」呢?
根據考古學習慣,史前遺址的命名大多採用發現地的最小地名,
而十三行遺址之得名,就是因為遺址所在地,台北縣八里鄉頂罟村的別名為「十三行莊」。
又,相傳在清朝時,這裡曾經是重要的貿易商港,有多達十三家行郊在此經商,
所以就將這裡稱做「十三行」,但也有學者主張「十三行」應是原住民地名漢語音譯的結果。
「重返十三行」常設展
故事從發現十三行遺址的空軍少校所搭乘的飛機說起。
民國 44 年秋天,一位空軍飛行員隨機飛越觀音山上空時,
驚見飛機的羅盤出現磁力異常反應,他以為發現了鐵礦,才會影響羅盤!
於是少校決定協同地質學家林朝棨等人前來探勘,
才知道在地面上到處可見的鐵塊與鐵渣,其實是史前人類煉鐵的遺留物,
另外也發現了許多史前陶片、石支腳與凹石等,
由此判斷為史前遺址,並根據此地的地名,命名為「十三行遺址」。
十三行遺址地層。
民國 1955 年發現十三行遺址。
1989 年政府計畫在十三行遺址所在地進行污水廠興建工程,
經考古學家大立呼籲保存遺址,並在社會大眾熱烈迴響下,進行遺址搶救工作。
約 1000 多年前,十三行人在十三行遺址建立聚落,並開始生活。
環形壁畫,以考古學家的研究及推測為基礎,復原十三行人的生活情景,
並利用音效、燈光及旁白,以劇場形式帶領觀眾親身體驗十三行人一天的生活。
此處陳列遺址的出土文物,並對十三行人的墓葬提供詳細解說。
台灣獨一無二的「人面陶罐」。
這件單把、折肩、圈足人面陶罐是十三行遺址最具特色的出土文物之一。
最特別的是陶罐腹部生動的人面造型:
微突的眉脊、狹長的雙眼、微張的嘴角、臉頰旁立起的雙耳,
充分顯示了史前居民精湛的製陶技術與豐沛的創造力。
「雕花陶罐」
鼓腹凹底的陶罐,表面刻畫雕鏤幾何花紋,於口緣與腹部上部,各有連續的帶狀幾何形文飾,
極為精緻,為台灣史前文化僅見。
導覽員說:通常觀光客來此參觀,主要是看「人面陶罐」和「雕花陶罐」。
「考古塔 V.S 探坑」
通往四樓「時光空橋」俯瞰八里美景。
聽完導覽員解說後,又從四樓回到一樓自行再參觀一次。
館內冷氣超涼,真是避暑好地方。
暑假期間正舉辦「2010 太陽祭-日光.舞動」系列活動
相關活動包括:假日戶外表演、水舞演出、多媒體裝置藝術、攝影競賽、生態教育體驗營隊。
有興趣者請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