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電影】余光中《消遙遊》~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影展



4 10 日星期日早上,和姊妹淘共同欣賞一部文學電影。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影展】
上映日期:2011 4 9 ~ 5 6
上映地點:國賓影城@長春廣場 (臺北市長春路 176 )


【以下整理自網路報導】
2009 年始,一群熱心文藝的企業界、出版界人士,
開始攜手打造一項頗不尋常的計畫──「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影展」。

這個計畫的源起,其實源於 2008 年雲門舞集的一場大火。
那場火,燒掉了許多文字、影像、戲服等珍貴文化資產,
也燒起了台灣企業家和碩聯合董事長童子賢,意欲「保存台灣文學作家影像」的計畫。

童子賢表示,雲門舞集八里排練場的大火,讓他有感於文化藝術保存的重要性,
出資 3600 萬元,以 2 年半時間策畫,拍攝 6 部台灣文學家紀錄片。

童子賢說,紀錄片不打算走商業模式,希望透過在電影院的上映及發行 DVD
讓這一代年輕人可透過影像,重新認識上一代文學家的文字世界。

六位台灣文學巨擘的創作靈魂,五位電影精銳導演的生命追尋,
21 世紀台灣文壇最重量的文學紀錄,影壇最深刻的文學電影,
2011 年,耀炬登場。



林海音《兩地》                         導演:楊力州
周夢蝶《化城再來人》            導演:陳傳興
余光中《逍遙遊》                     導演:陳懷恩
鄭愁予《如霧起時》                 導演:陳傳興
王文興《尋找背海的人》        導演:林靖傑
    牧《朝向一首詩的完成》導演:溫知儀 

「他們在島嶼寫作」電影海報裡是詩人余光中站在海邊的背影。


個人覺得,這是影壇一個很難能可貴的貢獻,
藉由電影讓我們更深刻的重新認識文學作家。

首次欣賞此系列文學電影,選擇瞭解余光中—這位在台灣文壇重要的人物。

以詩人余光中為主角的傳記電影《消遙遊》,
由國片《練習曲》導演陳懷恩親自操刀拍攝,花了將近一年半時間籌備製作才大功告成

陳懷恩導演的拍攝手法,掌握大自然的美,呼應余光中的文風。

跟隨著導演的鏡頭,走入了余光中的詩作散文創作生命裡

除了瞭解余光中的生平和寫作背景及創作歷程,也在影片裡看到余光中可愛的性情。

當余光中以他賦有感情和抑揚頓挫的語調,朗讀著自己寫的詩,
將我們學生時代在課本上看到他的詩,但當時我們感動不到的詩句,一字一句的吟詠出來,
此時的我深深的被感動了,此時的我體會到詩中的情感了。

鄉愁,是讓我感觸最深的一首詩 (讓我想起了老爸)

余光中說︰他 20 分鐘就寫好鄉愁這一首詩,但這首詩卻是他心中醞釀 20 多年的情感。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另一首令我感動的詩

紅燭

追念廈門街那間斗室
迄今仍然並排地燒著

仍然互相眷戀地照著
照著我們的來路、去路

燭啊 
夜啊 

最後的一陣黑風吹過
哪一根會先熄呢?
曳著白煙?

剩下另一根流著熱淚
獨自去抵抗四周的夜寒

最好是一口氣同時吹熄
讓兩股輕煙綢繆成一股
同時化入夜色的空無

那自然是求之不得  我說
但誰啊又能支配
無端的風勢該如何吹?

余光中和他的夫人鶼鰈情深雖然兩人年事已高早該是退休享福的階段
但是余光中仍然為學子授課而其夫人也在美術館擔任導覽解說員

看完的余光中的《消遙遊》真想將其他幾位作家的電影也看一遍
但礙於時間關係只能選擇其中兩部來看。

藉由文學電影瞭解作家和文學殿堂的文字之美。
這一系列台灣影壇最深刻的電影強力推薦欣賞。

他們在島嶼寫作 官方部落格︰http://fisfisa.pixnet.net/blog


*****************************************************************

這一天是很有文藝氣息的一天。
早上去接金姊一同前往國賓長春影城
因為擔心塞車而提早上路結果太早了
於是晃去金姊家附近的師大分部買了飲料坐在校園中的楓樹下


中午看完文學電影後到公館茉莉二手書店找書


下午到台大校園裡的咖啡館喝下午茶


晚上和同學聚餐度過充實的一天。


  • 留言者: ashley
  • 日期: 2011-04-15 23:39:00
 詩人余光中的詩〈紅燭〉,三十五年前洞房的那對紅燭「迄今仍然並列的燒著,仍然相互眷顧地照著,照著我們的來路、去路….」三十五年的緣分依然持續,我想這是一種「奢華的幸福」;如果三十五年後的某個歲月,吹來一陣黑風,吹熄了一根,「剩下另一根流著熱淚,獨自去抵抗四周的寒夜」,其實這也還算是一種「幸福」,在他們並列照亮彼此的生命、豐富了多少人生活的色彩、充實著人生的篇章,即使流著熱淚,看著另一生命逐漸消失,而所遺留下的記憶也夠回味幾輩子。三十五年或十五年已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是是否真正擁有過那並列燃燒、且曾相互眷顧地照著的那根燭?

http://tw.myblog.yahoo.com/jw!vTNNdCaTAx8._76nPQLAOt_1Ig--/article?mid=550&prev=555&next=544&l=f&fid=5

[版主回覆04/16/2011 21:58:20]
謝謝姊姊的文章分享
我會努力的擁有那紅燭般並列的燃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